高炽海:旅游行业高质量发展,核心在于创新驱动

【摘要】中国文旅产业如何高质量发展,从而助力国家走出中等收入陷阱,这才是行业很长阶段必须面对的问题。

  对于中国文旅产业,从短期看,是应对疫情的问题,是怎么活下去的问题,这包括政策支持、企业自救。但是从长期来看,中国当下的根本问题是如何走出中等收入陷阱,特别是在目前国际大环境巨变的情况下。中国文旅产业如何高质量发展,从而助力国家走出中等收入陷阱,这才是行业很长阶段必须面对的问题。

  出于这样一个前提,中国旅游行业当前的核心任务是什么?旅游行业发展由资源驱动、投资驱动为主,能够基本转向为以创新驱动为主,这是十四五期间文旅行业发展的核心任务。

  那么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待,文旅融合是实现创新驱动的第一个关键点。旅游行业一直把文化作为资源,本身就是要素融合。文旅合并之后,产业融合的问题就提出来了。但同时,就如魏小安老师刚才所提到的“现在最大的短板是审美”,这提示了除了要素融合、产业融合,“文化”还意味着生活方式对旅游的改造、提升,只有去创造或者表达好的生活方式,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才有可能。目前很多企业已经做出了多种创新,企业已经敏感于市场,但政府管理部门在这个问题上的响应并不够及时。

  第二个关键点,是旅游的事业性问题。改革开放之初,旅游行业刚开始发展时,事业性问题还是比较重要的方面,但再往后就几乎只谈产业贡献、经济贡献,很少谈论它的事业性。如果只看产业,旅游行业的产值不高,甚至可以说是诸多行业派生的,从“卫星账户”这个词就可以看得出。但是国家很多大的战略方针,旅游行业都能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。比如多年来我们国家从科技部体系、教育部体系等布置了很多科普工作来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。在今天国际竞争显性化的时候,尤其发现我们的全民科学素质变成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。但是旅游行业、景区、景点对全民素质教育以及自然科普的功能非常弱的,景区、景点大多数还处于象形、迷信、低俗为主角的阶段,而旅游行业原本在科普、教育、国际交流上能发挥的作用是任何行业无法比拟的,毕竟“行万里路”胜于“读万卷书”。

  2019年底,中国旅游协会成立了地学旅游分会,就是希望把从地质地理、大气,到动物、植物、化石等地球科学的事情,都纳入到跟旅游相关的体系中,让旅游大规模地促进人民科学素质,让科学、科普内容提升景区水平,实现双向赋能。让大江大河、大山大水的壮丽中国,成为我们提升全民素质的重要载体,让更多的自然生态资源、国家公园、地质公园、森林公园、湿地公园、自然保护区、风景名胜区等纳入到自然科普研学教育的体系,发挥好旅游的事业属性。

  第三个关键点,政府管理部门如何支持创新、鼓励创新?需要哪些抓手来推进?以星级景区、度假区评定为主要抓手,偏重于大项目的管理方式,是不是适应于鼓励创新的要求?大多数旅游行业的创新,是在一些很具体的小型项目中完成的,它是以人的创造性为主要衡量尺度,是人的精神调动为主的,而不是以投资额度的大小为衡量标准的。 目前的确是旅游行业新发展阶段,原有动力已经势弱,如果不能尽快转换到创新驱动的道路上去,才是整个行业真正的危局,这将更甚于疫情。
分享到: 更多
返回列表